1983年,李玉虎从西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毕业后来到陕西省档案馆工作。“刚到省档案馆工作时,具体岗位是修裱破损档案,感到专业不对口,非常失落。后来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可以从化学角度去解决。虽然条件艰苦,连一个玻璃棒、一个烧杯都没有,但还是创造条件去做,在馆领导的支持下,购置仪器设备、化学药品,将馆里原有的照相暗室改造成实验室,开始了研究工作。”李玉虎回忆着。
李玉虎创下了80多项专利,其中一项他坚持了30年的研究,就是修裱过程中红墨水等水溶性字迹洇化的问题。当时,省档案馆正在抢救修复党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珍贵档案。在修裱过程中,档案中用红墨水、蓝墨水等水溶性染料书写的字迹发生严重洇化、扩散,使原本完整清晰的档案字迹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在他的思想上引起强烈震撼。修裱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档案,但现实情况却是破坏了档案原貌,造成了档案真实历史信息的消失。他想,水溶性字迹遇水洇化是化学行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化学。他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选择了十几种高分子材料,进行了模拟加固试验和系统评价,利用高分子材料加固纸张与字迹的憎水性能以防止修裱过程中水溶性字迹洇化,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完全防止,特别是在修裱工艺中,只有保持纸张亲水才符合质量要求,加固后纸张的憎水性则不符合这一要求。他没有气馁,又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红墨水等水溶性染料的“静电吸附凝聚”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微量沉淀”与“壳聚糖”加固剂。加固剂的使用既能完全防止修裱过程中水溶性字迹的洇化扩散,又能保持纸张的亲水性,还提高了染料的稳定性。2013年9月13日,国家档案局鉴定认为:“解决了档案与古文献修复保护领域的瓶颈性难题。”
目前,洇化问题在全国范围内仍在大量发生,“我在很多会议上讲,我们可以免费培训,免费告诉配方。”李玉虎表示,“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派生出许多其他的研究课题,都是解决实际工作难题的,研究出来非常难,却很有意义。”
以该技术为支撑,李玉虎带领团队实施了国家重点档案修复保护工程。该工程涉及党在延安13年光辉历程的革命历史档案、事关国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日寇侵华罪证档案、受到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关注的孙中山手书“博爱”“建国方略图”,以及西安事变期间的报纸等多项重点档案的保护。其科研产品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全国300余家档案馆推广应用。
除了纸质文献与古旧字画修复,李玉虎在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与保护研究方面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针对我国乃至全球各地的照片、底片、电影胶片、缩微底片等感光影像档案发生褪色模糊、霉变、污染、卷曲、断裂等严重自毁型病害,特别是电影胶片、缩微胶片的“醋酸综合征”导致其扭曲变形、粘结成块、影像劣变,李玉虎带领的科研团队研究了病害成因与机理、治理与隐患去除机理等相关科学与技术要素,研究出“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保护关键技术”,包括“褪色模糊照片显现加固”等创新技术,使濒临自毁的照片、底片、电影胶片、缩微胶片恢复原貌,在影像档案修复保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系统地解决了影像档案保护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李玉虎还以这项技术为支撑,带领老师和学生们实施了辛亥革命、南京大屠杀、汶川大地震历史照片等国家重点影像档案修复保护工程。
如果说“保持一颗好奇心”是科研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那么“常年跟踪检查、不断修正科研成果”却是科研人员难能可贵的品质。
“做过实验的地方都要去反复观察研究,经过多年观察论证”“从问题出发,从实际出发,进行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每个课题都要从实际问题中来”“要有实打实的成果,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切实贡献”“结合问题来研究,不能凭想象”,这是李玉虎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节选自:《一位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访档案文物保护专家李玉虎》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