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买利,西北大学化学系1978级分析化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在西北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工作11年后,被评上副教授。在一般人看来,他已经走上了一条让人羡慕的成功之路,完全没必要冒着风险,走上另一条“前途未卜”的路。
但刘买利看得更远。要有新的作为,就要突破现有观察角度的局限性,具有前瞻性,并以一以贯之的知识体系和知识逻辑,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前面的工作经历也是必要的,正因为有那些经历,才更了解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且,能不断接触到新事物很重要。”他说,“只有看得多了,尝试过了,才能找到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走出舒适区,重新充电,刘买利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远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去寻找自我提升的空间。
赴英读博,随后在英国一家医药公司所属的研究所从事磁共振研究。这为刘买利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大学毕业时,他所在专业的同学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药检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药检所的仪器最好。同样,英国这家专门从事以磁共振手段进行新药测试、针对新药及前期研发做基础研究和测试工作的研究所,无论研究方向还是科研条件,对刘买利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他融入其中的过程,内心的感触超乎想象——3000名工作人员的研发部门,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0%。这种水平的投入,即使在当下也不容小觑。而这种体量的研发机构在当地只是中等偏上水平。
除了设备、投入上的差异,对于一个研究“方法学”的人,刘买利对国外“做学问的另一套方式”更有感触。“在这里,导师主要负责‘画个圈’提出问题,其他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刘买利的博士生导师伦敦大学教授J.K.Nicholson和J.C. Lindon的理论基础十分扎实。一次,刘买利有了一个新发现,兴奋地告诉了Lindon。结果第二天导师拿来一本期刊告诉他,这项成果别人刚刚发表了。
“没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你能想到的问题别人也可能想到了。”Lindon这样告诉刘买利。这次经历让刘买利记忆深刻,也让他更加重视工作的创新性和工作效率。他知道,“虽没能发出原创性成果,至少能自主发现问题”,仍是有所收获。
在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后,刘买利渐入佳境,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读博期间,他先后发表了6篇高质量的论文,仅用三年时间,就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在国际范围内,磁共振的研究历程可谓悠久。作为一项既基础又应用广泛的学科,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仍处在艰难跟跑的状态。在国外的几年中,刘买利深刻感受到这种差距。“总要有人来做,把该补的课补上。”谈及回国发展的原因,刘买利给出的答案很简单。
“既会劳动,又能忍受收获前的考验”
如何看待“坐冷板凳”,刘买利深有体会。作为1978级的大学生,他身上有着许多那个时代的印记:比如,少时的物质困乏,让他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比如,上大学前,刘买利曾有过一段跟着几个中学老师一起在乡下农场劳动的经历。劳动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数理化,不懂就向几位老师请教,结果顺利考上大学。
面对“坐冷板凳”,刘买利选择主动作为,并且庆幸于在成长中得到过许多老师的帮助。自己成为导师后,刘买利也希望成为一个燃灯者、一个好的引路人。
“身处不同的时代,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也各有不同。但科研这条路,无论什么时代,找到‘真心喜欢的领域’才能走下去。”他常对学生讲,“热闹只是一时,只有乐在其中,才能走得长远。”对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而言,乐在其中,是把冷板凳坐热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导师,刘买利也会通过一些“仪式感”激励学生,从中找到乐趣与信心。
节选自:《核磁幽微知冷热 沧海潮头自擎旗》《中国科学报》 2022-08-04 第4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