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公  告 贺  信 我和母校 视频中心 发展历程
当前位置: 首 页 > 我和母校 > 正文

名师说治学——史启祯
2023年11月16日     (点击: )

  史启祯,教授,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935年11月生,陕西韩城人。195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81、1987和1991年三次在美国西北大学访学。多年从事无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科研和教学工作。1994年史启祯教授来西北大学后,创建了国内首家物理无机化学研究所、省物理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在他的带领下,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较快的获得博士点。主编国家“八五”重点教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和《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前者后来修订再版为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研究课题“瞄准国际前沿,推动我国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现代化”获1999年陕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2001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带头人。曾兼任教育部化学学科课程结构研究组成员、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应用化学教指组副组长、应用化学与化工基础教指组副组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学部委员。

“两只翅膀都要硬”与“教师一定要走教学科研结合之路”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工作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与科研是有冲突的,由于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而科研的目的是创造知识,二者所需的素质也有所不同,科研注重创造性思维和智力,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相对弱一些,另外二者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也会有冲突;另一方面,教学与科研虽有冲突,却又有统一的一面,即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科研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深化又取决于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为未来科研提供人才队伍基础。正由于这种冲突与统一的关系,使得高等学校在处理这对矛盾时,往往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特别是在具体工作和晋职考核中往往忽略相辅相成的一面,而一味追求科研成果,甚至注重科研还会形成较高的社会认同和学术地位,这就更提高了正确处理这对矛盾的难度。正像史启祯所指出的:“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争论了几十年,谁当校长都免不了受到来自两种相互对立的舆论的压力。摆平这两种舆论的一个办法是:教学工作会议大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科研工作会议大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我在高校40多年,很少见过两种会议一块开的场面”[1]
  对于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史先生有他的真知灼见。他认为“从表层来看,教学和科研似乎有矛盾,因为毕竟要消耗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从深层次看问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面则是主要的”;“如果没有较强的学术功底,很难讲出质量一流的课程,科学研究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书本知识的看法,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风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所有这些改变都会影响你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会通过课堂教学这个管道和其他管道传递到学生那里去,最终使学生受益”;“教学不能固守,而要不断创新。守着一门课,守着一本书或几本书,守着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教师不能算是真正合格的教师。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如果说教学和科研是两条道的话,最多也只能是个‘Y’字型的道,初期阶段搞科研,又搞教学似乎走的是两条道,但走到一定程度,就合起来了,你就不会有两条道的感觉了”
[2]。正是由于教学科研的这种关系, “对于一位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就像两只翅膀,像鸟一样,一只翅膀是飞不起来的”。因此,教学与科研“两只翅膀都要硬起来”。他以国外大学教授讲基础课为例说,“国外大学教授没有不讲课的,而且是名教授讲授基础课。因为要给学生讲课,教授们必须不断地刷新自己的基础知识,这意味着产生创新思维的土壤经常保持肥沃”。他又以国家教育部评选全国教学名师的申报表为例指出:“评选的是教学名师,但表彰决定中还是强调了被评人的‘学术造诣’,申请表设计了非常显眼的一个栏目,要求填写10篇有代表性的科研学术论文”。这就给青年教师一个重要的引导信息:“从你这里开始,不能再走教学或科研单打一的路”[3]
  他强调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谈起自己的定位时说:“作为教师,科学研究和教学都是自己份内的事,两者不可分割。”无机化学这门课,史先生差不多讲了半个世纪,却从未有“驾轻就熟”或吃老本的轻松,相反,他经常“自讨苦吃”,而他讨来的“苦”,就是时时关注无机化学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其自如地引入课堂,使无机化学常讲常新。在科研上,其研究领域涉及稀土元素化学、稀有元素化学、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和物理无机化学等分支学科,先后主持7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中美国际合作研究基金。他在J. Am. Soc. Chem.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了300 余篇研究论文, 其中SCI索引源杂志论文160余篇,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的4 篇论文被引用600 余次。其中,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一是在空气敏感化合物V(CO)6 的取代反应动力学方面,首次提供了17 电子与18 电子配合物相对取代活性的定量比较;二是在V(CO)6 在路易斯碱诱导条件下的取代反应机理方面,首次提出通过形成异羰基桥实现内层电子转移的可能性;三是首次系统研究了金属羰基化合物氧原子转移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为均相催化和有机合成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信息
[4]。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他以自己从事教学科研的50余年实践告诫团队成员“出成果才是硬道理”。
  2003年,史先生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和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光荣称号。他先后培养了30 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1994 年,从兰州大学到西北大学任教,作为学科带头人,引领物理无机化学学科上了一个大台阶,成为西北大学和国内无机化学界最有活力的研究集体之一。研究所被评为校科研先进群体,实验室被评为陕西省优秀重点实验室。每当回忆起这些工作,他最感到欣慰是成长起来一批年轻人!他深以能做年轻人的良师益友而高兴。发表研究论文时,他的署名总是排在学生和其他年轻教师之后,他经常帮助青年教师修改研究项目申请书,帮助他们申请研究基金,尽力年轻教师尽快成才。

“因不同而精彩”与教材建设的“个性化”
  教科书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虽然一般不是原始研究成果,而是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较少做新的探索和提出一家之言。然而,优秀的教科书却蕴含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具有独特的体系和思想风格。
  2005年4月,史先生在郑州召开的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上发言,提出了“个性化”这个命题:“与自然界一样,教材也有个生态问题。在‘统编教材’那个年代,教材是由‘教材编审组’组织编写的。‘统编教材’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实就是一元化生态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教材编审组’被‘教材建设组’代替,90年代,后者又被‘教学指导委员会’代替。随着管理的宏观化和大学出版社的建立,高校教材踏进了‘多元化’生态的门槛。不过,这种‘多元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作者多元与风格趋同现象并存。或者说,这种‘多元化’不能与教材生态的‘多样性’划等号!毫无疑问,实现真正的‘多样性’,有赖于出版一批‘个性化’教材。‘个性化’其实就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特色’。编者当然有权宣称自己的教材有特色,但对读者来说,‘特色’一词听得多了,就没有感觉了,从而也就不以为然了。我觉得‘个性化’这个提法更明确,它能引起更多的关注。我欣赏一种说法,叫做‘因不同而精彩’。我相信,真正的‘多样性’局面出现之日,才是教材建设成果‘精彩’之时。[5]
  他对傅鹰先生的《大学普通化学》 ((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做了认真研究,认为是“个性化”教材的一个范本。他指出“先生坚持化学研究中‘只有实验是最高法庭’的理念,对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进行猛烈地批评”,即为在教材编写中“略述己见”之一例。他对傅鹰先生在《化学热力学导论》一书序言中关于“编书如造园,一池一阁,在拙政园恰到好处,移至狮子林可能即只堪刺目;一节一例在甲书可引人入胜,移至乙书则可能味同嚼蜡”的说法加以赞赏,认为体现了其风范,将编写教材比做建造园林,可以解读为他将前者看作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无疑是最具个性化的创作。在同样的地方、花同样的成本造园,不同艺术家给出的设计方案绝不会相同,自然会带给游人不同的艺术享受。事不同理同,教科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教材编者没有意识到“风格趋同”是个问题,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苏州各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相互雷同,受游人冷落的局面将在所难免。他还将傅鹰先生在《大学普通化学》中“恰到好处地穿插化学发展史中的一些故事”的做法,以及认为“一门学科的历史是那门学科最宝贵的一部分”的说法作为其个性化教科书的特征之一。进而认为在教材编写中“‘略述己见’是个性化的一个着力点”。他还认为:“‘个性化’的提法是对具体一种教材而言的,它是整体上实现‘多样性’的基础。风格‘多样性’的实现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有些因素不是教材编者所能支配的。但是,多年来从事教材研究和教材编写的经验告诉自己:‘个性化’这道门槛总是要迈过的,而且一定迈得过去。
[6]
  1991年,他受教育部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托,主编《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于199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以国家“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再版,迄今已经发行30 000余册。西北大学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也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是,这部教科书仍在不断地修订之中,因为在史先生心目中,教科书的建设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他在总结这部教科书的特色时,指出其特色:“一是向学生提供一种基础知识新构架,缩短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现状之间的距离,具体的是调整了化学原理篇的内容、单独列章介绍了几个交叉学科领域中与无机化学相关的知识;二是介绍具有标志性的学科新进展,具体的调整是鼓励学生挑战科学难题的勇气、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重大科学问题中存在的争论、鼓励学生质疑可学生现成的理论”,并且以比尔·盖茨是“关于教育观念将被改变,也许被改变得几乎面目全非”和彼得·伊利亚德“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的名言概括了教材编写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7]。2005年出版的第二版又作了较大调整,并形成了主副篇框架、满足双语教学、配套出版学习指导、电子教案、从以学术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等新的特色[8],[9]
  他认为,当前高校教材已经迈入了“多元化”生态的门槛,希望广大教师打破教材建设存在的无形的“紧箍咒”,大胆创新,注重教材建设的“个性化”。他深刻地指出:“我们热衷于引进和使用国外教材,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来自对本土教材的一个基本评价。这个评价是:本土理工科教材是一个病体。说得好听一点,是由营养要素单一而造成的亚健康状态!除了这个基本评价之外,还有一个基本信念。我们相信,引进和使用国外教材,不但学生可以学到本学科的最新知识,而且教师也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并研究教材所折射的西方教育理念。可以指望,国外优秀教材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营养要素,从而导致营养要素多元化。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与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将会催生新一代优秀本土教材”
[10]
  他三次访美期间,虽为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支持的合作研究项目的中方主持人,主要任务是科学研究,但他仍然会到大学生的课堂,浏览相关的化学教科书, 实地考察美国大学的化学教育。他注意到,我国教材注重理论知识的严密性,而美国教材则更注重启发性,通过各种典型实例让学生领会深奥的理论知识,二者有明显差异。他立刻意识到,这不只是表述方式上的差异,而是不同教育理念的反映。于是,从1980年至1990 年,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共同翻译出版了《无机化学前沿》(\[美\]F.巴索洛著,高忆慈、王尧宇、史启祯编译,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过渡元素金属有机化学》(\[美\]C. M.洛克哈特著,史启祯,高忆慈,薛舜卿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空气敏感化合物的操作》(\[美\]D.F雪维尔等著,计亮年、史启祯、高忆慈等译,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和《无机化学》(\[美\]Shriver D. F., \[英\]Atkins P. W., \[加\]Langford C. H.著,高忆慈, 史启祯 曾克慰 李丙瑞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等4 部精品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成为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领域我国翻译和引进教材的一个里程碑。



[1] 史启祯.两只翅膀都要硬起来[M]//.见杨德生,崔智林,姚远.西北大学教育理念文选,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345-347.
[2] 史启祯.两只翅膀都要硬起来[M]//.见杨德生,崔智林,姚远.西北大学教育理念文选,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345-347.
[3] 史启祯.两只翅膀都要硬起来[M]//.见杨德生,崔智林,姚远.西北大学教育理念文选,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345-347.
[4] 刘德英,邱南蕊.浓缩岁月铸师魂——访首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西北大学史启祯教授[J].科学中国人,2004(11):56-58
[5] 史启祯. 再谈教材个性化问题——从傅鹰先生那里汲取灵感(在郑州召开的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上有个发言[R].2005年4月)
[6] 史启祯. 再谈教材个性化问题——从傅鹰先生那里汲取灵感(在郑州召开的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上有个发言[R].2005年4月)
[7] 史启祯.基础课教材内容也要求新——兼谈《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这本书(1999年8月在全国理科化学基地教材建设研讨会上的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0(1):50-53.
[8] 朱亚先,郑兰荪.《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二版)简介[J].大学化学,2006,21(3):71.
[9] 史启祯.在探讨教材个性化的道路上——我写《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二版)[M]//.刘志鹏主编.富有 远见 意义重大——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建设回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5-129.
[10] 史启祯.两项获奖成果传达的信息,在西北大学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2006-09-27.


上一条:名师说治学——唐宗薰
下一条:中国发酵化学先驱——方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