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家。生于1918年6月,陕西泾阳人。1943年南京前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44年赴美国留学,在伊利诺大学化学系学习分析化学,1947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继续做研究工作。1948年2月谢绝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1948-1992年在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1980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12月调任西北大学化学系教授,1993年起被聘为西北大学终身教授。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资深院士。他主要从事电分析化学的教学与研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仪器分析》教材,是我国仪器分析学科的奠基。1992年《仪器分析》(第三版)获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全国优秀奖。高鸿先生是中国近代仪器分析学科奠基人之一,对中国科教事业所做出巨大贡献,用他生命最后的精力为西部科教事业做出了贡献。先生来西北大学后,创建了电分析化学研究所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而后又发展建立了国内首家分析科学研究所,在他的带领下,分析化学专业很快获得博士点。
“学理科的人最好学一点辨证法,做到大事不糊涂”
高鸿给大学生题词常用的一句话:“学理科的人最好学一点辩证法,做到大事不糊涂”[1]。高鸿的学生于科岐回忆:“高先生给我的第一堂课就是做人做事课。他时常给我讲,要做事,先做人。要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赞颂,什么是厌恶;什么该去做,什么该反对;什么是耻辱,什么是荣誉,一句话,要有做人的人格,要有天理良心。做事要有方法,要有哲学的头脑,辩证思维。”他说:“高先生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和近代仪器分析学科奠基人之一,一直主张分析化学家应该具有数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知识,现代分析化学已成为把化学与数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结合起来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科学。明确提出‘分析化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说明分析化学实际上不再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这种分析科学的思想也始终指导着我的科研工作”[2]。
高鸿在初中时就开始阅读辩证法方面的小册子。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时,对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尤感兴趣。他在科研实践中,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比如,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思索一个问题——分析化学究竟研究什么?1960年,他写成了《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一文。他提出如下结论[4]:一是“分析化学研究的特殊矛盾是对象与方法的矛盾,所谓对象是指生产实践和科技实验对分析化学提出的问题,所谓方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二是“对象与方法的矛盾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分析化学要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利用物质一切可以利用的性质,解决对象与方法的矛盾,因此,分析化学必然要发展成为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三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是分析化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一个时期分析化学能发展到怎样的水平,要看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为分析化学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什么条件。因此,要讨论一个时期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要从对象看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还要从方法看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四是“方法又可细分为理论与技术两个部分,分析化学三要素理论、技术与问题的观点是正确的。对象问题是发展的动力,问题产生理论与技术但理论与技术对分析化学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三种分析化学人才的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是分析化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这里,高鸿用马列主义哲学思想指导的科学研究工作,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析化学研究的特殊矛盾是对象和方法的矛盾。他认为分析化学一定要利用物质的一切可利用的性质,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成就来解决这些难题。分析化学必然是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不可能仅仅是化学的二级学科。他的观点是正确的,目前分析化学虽然仍是化学的二级学科,但分析化学已发展成为分析科学了。1978年,他在上海中国化学会的年会,以及乌鲁木齐、福州、厦门、长春、西宁、武汉、长沙等地都曾阐述过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组于1990年5月在北京召开“分析化学前沿与教育座谈会”,高鸿在会上作了分析化学现状和未来的主题报告,为国家制订“八五”学科规划提供了材料。一篇未发表的论文竟在他的脑海里盘旋了二三十年之久,足见他锲而不舍的精神。1994年,他的这篇文章在《西北大学学报》发表。[5]
“那么多人听报告,不能浪费人家宝贵的时间”
高鸿最喜爱的座右铭是“契而不舍,金石为开”。他常常说自己拔得头筹并不是靠聪明,而是毅力和恒心。他在扬州中学、中央大学读书时均是老师器重的学生,他的反应并不是最快,但他最为用功。他常喜欢讲“笨鸟先飞”,“先飞的鸟不一定到目的地,但是一定坚持飞的,才能到目的地。”[6]1992年11月回陕西后,有许多学校请他去作报告,给大中学生谈理想、谈未来。只要身体许可他都热情答应,积极认真地准备发言稿。他的讲话针对性强、言之有物、诙谐幽默,深受学生的欢迎。可谁又知道,在每次报告的背后都包含着先生艰苦的劳动。他的右手抖动得很厉害,平时吃饭夹菜都比较困难,要握笔写出很长的发言稿,他所付出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手发抖,写起字来很慢,一篇稿件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准备好,有时睡到半夜想起什么事,又起来伏案而作。有人劝他不要这样认真,他说:“那么多人听报告,不能浪费人家宝贵的时间。”[7]每次报告他都根据听众对象的不同,周密思考,准备讲稿。国家教育部1990年在赠给他的石刻上写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表彰了他的功绩。
[1] 陈洪渊(南京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M]. 王兴林主编.泾阳史话续集,第64页
[2] 于科岐.师亲如海[M].西北大学化学系.高鸿教授九秩华诞志庆集 锲而不舍 金石为开,西安:西北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2008:156.
[3] 陈洪渊(南京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M]. 王兴林主编.泾阳史话续集,第64页
[4] 高鸿.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5):377-380.
[5] 高鸿.分析化学研究什么特殊矛盾[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5):377-380.
[6] 高苓.忆海拾零——纪念父亲百年诞辰.
[7] 贾百俊.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