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公  告 贺  信 我和母校 视频中心 发展历程
当前位置: 首 页 > 我和母校 > 正文

(1937—1946年)教师资源与教学
2023年11月09日     (点击: )

  1937年西安临时大学(西北大学前身)时期,化学系主任是刘拓教授,其余有赵学海、周名崇、陈之霖、朱有宣、张贻侗等教授,总计6人,助教兼讲师有王毓琦1人,助教有杨若愚1人。
  1938
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大学前身)时期,化学系主任先后由教授刘拓和张贻侗兼任,赵学海、朱有宣、李家光、王毓琦、唐尧衢、徐日新、赵永昌、曹居久等先后在该系任教授、副教授,并从事胶体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农业化学方面的教授有刘伯文、陈朝玉、王志鹄、虞宏正、罗登义,助教有王来珍、罗元熙。在化工方面的教授有萧连波、李仙舟,助教有罗素一、毕淑英。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

教授姓名

出生年份 在校时间 留学经历或毕业院校 所任课程
刘拓 1897年 1937—1945年

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留学美国

普通化学、生物化学、营养化学、农业化 学、高等工业分析等

赵学海 1898年 1937—1943年

留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陈之霖 1898年 1937—1945年

留学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京都帝国大学及研究院


张贻侗 1890年 1937—1950年

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理学学士

理论化学、高等理论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定量分析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等

虞宏正 1897年

1937—1945年
1947—1952年

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从事胶体化学研究,后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布乐克林高分子研究所和加州理工大学进修和考察

胶体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和量子化学等

郭一清 1896年 1946年

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工系


刘致和 1910年 1937—1987年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徐日新 1913年 1944—1946年

美国密西根大学,获硕士学位

工业化学

于滋潭 1914年 1946年

美国伊利诺大学、密西根大学,获硕士学位

工业化学

曹居久 1916年 1939—1987年

理论化学、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 学、有机化学、定性分析、生物化学等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化学系70%的教授都有国外一流大学的留学经历,留学美国的教授有5人,留学日本的1人,其中虞宏正教授在美国、德国、英国3个国家接受过学习或进行过科学考察。这些专家、教授在化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均作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是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科学事业的奠基人。
  如虞宏正教授,在胶体化学与物理化学领域造诣很深,是我国胶体化学、物理化学家和科学教育家。他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36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专门研究胶体化学,1937年春又入英国伦敦大学深造学习物理化学。同年回国后先后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和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1945年,他又赴英国剑桥大学进修胶体化学,同年11月又前往美国的布乐克林高分子研究所及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考察。虞宏正三次出国进修,专门从事胶体化学与物理化学的研究,特别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并撰写了高水平的论文与著作,如在《中国化学会会志》《日本农学会年会报告》等刊物上发表的 Thermodynamics of Interfaces in Equilibrium, A Statistical Derivation of BET Adsorption Equation 和《中国土壤分类》《表面平衡热力学的研究》等论文,以及与石声汉等人合译的《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等著作,其中1941年他发表《平衡状态下的热力学界面》是陕西省化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首篇论文。他提出新建的分支学科——土壤热力学对农业具有重要的价值,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他在西北联大任教期间,不仅承担胶体化学、热力学和量子化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兼任多所大学的课程。自入陕以来,他常年给西北大学、西北农学院上课,不分酷暑寒冬,奔走于西安、咸阳与杨陵之间。他治学严谨,讲究教学方法,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西北乃至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化学与农业科学人才,开创了西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为祖国西北农业科学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再如,化学系首任主任刘拓教授,在化学方面亦很有造诣,尤其是在化学运用于民用工业研究方面有较多成果。1920年他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又公费留学美国4年,获得工业农业化学博士学位。在西北联合大学任教期间,承担普通化学、生物化学、营养化学、农业化学、高等工业分析等多门课程,开设毕业论文专题课。他还带领师生为化学系添购实验设备,充实实验室建设,并聘任名家教授任职,扩大师资队伍,开展科学活动,为化学系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贻侗教授,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化学教育家。他早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是英国化学家、诺贝尔奖化学奖获得者拉姆赛的学生,获伦敦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他原是北平师范大学理学院教授、化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随校迁陕,历任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及校教务长等职,兼任西北师范学院理化系主任、中国化学会陕西省分会理事长。在国立西北大学期间,他尽心竭力培育化学人才,延揽师资,添购扩充图书设备。他对物理化学颇有研究,是当时全国知名讲座教授,曾讲授理论化学、高等理论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定量分析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等多门课程,并指导实验和进行课外辅导。他还特别重视社会需要与学生实践,适时增开化工原理、造纸、制革以及石油化学等选修课程。1945年,他用当时教育部颁发给他个人的奖金5万元法币及各方筹款31万元,在国立西北大学设立小涵先生奖学金。他在严谨治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及论著,其中有《原子弹问题》《偶极矩与分子结构》等论文。

资料来源:《我国西北地区化学学科的肇始与发展——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化学教育研究为例》



上一条:(1937—1946年)学生培养与管理
下一条:(1937—1946年)化学系的课程设置
关闭窗口